對于大多數的中年人來講,失業是一件挺可怕的事,絕對算得上是一次人生危機了。
可怕在什么地方呢?
一來是年齡尷尬,年輕人對于失業的痛感往往是比較小的,但中年人因為年齡大的實際因素在這,找工作的難度會比較大。
二來是經濟壓力大,中年人之所以害怕失業,往往是因為現實的生活壓力較大,經不起這樣的折騰。
之所以講到這個話題,是因為一位讀者給我講了他的故事。
81年出生的他,如今是兩個孩子的父親,即將年滿40。有人說,男人四十一枝花,女人四十豆腐渣。
還真不是這樣,一個失業的四十歲男人,別說是一枝花了,其實連豆腐渣都不如。
失業至今已兩個月有余,投出去的簡歷不低于一百份,但基本都是石沉大海,偶有回應,過去一瞅,互相看不上。
總結原因,他自己感慨道,之前活得太安逸,過得太閑了,以至于現在要吃苦頭了。
我們聊的不多,雖然我不知道他這些年都經歷了什么,但他總結的這番話,我還是挺認可的:
一個人活的太閑,往往是一場災難。
01
人一閑,就廢了
為什么說一個人活的太閑,很可能是一場災難呢?
這是因為人一旦閑著,就可能廢掉了。
有點生活常識的人應該都知道:
很多東西如果長期不用,放在那閑置太久的話,就不能再用了。
比如一些金屬制品長期不用更容易生銹,一些電子產品長期閑置會變得很難用,甚至直接就沒辦法用了。
實際上,人也是一樣的。
如果我們閑的太久,閑的太厲害了,不管是身體也好,還是斗志,乃至整個人的思維認知,往往都會變得不太靈光。
首先來說說能力。
老話說,一日練一日功,一日不練百日空;三天不練門外漢,四天不練瞪眼看。
很多的職場人之所以光有工齡,光有年齡,卻沒有功力,沒有能力,原因很可能就是活的太閑了。
遇到難題就繞過去,從不逼著自己去成長,以至于工作十年,卻只有一年的工作經驗。
不少中年人都敗在這個方面。
再來說說心氣兒。
兵法上講,一鼓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。
很多時候,想要做成一些事情就一定要一氣呵成,懶散下來以后,拖得越久的話,往往就越容易喪失戰斗力,激情消退。
當我們長期處于一種閑逸的狀態,便會越來越懶散,很難再恢復到精力旺盛的戰斗狀態。
很多的年輕職場人也在這方面吃過不少虧。
最后一點,想要的是思維認知水平。
活的太閑的人,往往會沉迷于垃圾娛樂中,難以有高質量的成長,思維認知水平也難以有提升。
而這樣的結果,就會造成我們長期處于一種底層認知的狀態里,眼睛所看到的,耳朵所聽到的,腦子里所想的,都不足以讓我們去觸碰到一個更高階的層次。
長此以往,這樣的人生是堪憂的。
02
忙碌,能治愈很多煩惱
人不是不能閑,適當的休閑娛樂是必要的,能活的閑一點,這也是一種福氣和本事。
我想說的是,人不能太過清閑,太閑了會是災難。
當然了,太忙碌往往也是一場災難,會讓我們錯失很多,丟失很多,但「忙碌」也真的能治愈人生中的很多煩惱和不幸。
1. 路是走出來的,事是干出來的
如果我們將抱怨世界不公,宣泄生活很難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正經事上,讓自己在工作中忙碌起來,在成長的路上啟動起來。
那么,你會驚喜地發現,曾經的很多煩惱不再出現了,曾經的那些迷茫和困苦也將隨之煙消云散。
路都是一步步走出來的,事情都是一件件干成的。
人生中的很多困局,只要你忙起來,動起來,往往就有了出路,就會出現轉機。
2. 忙碌能讓人忘記痛苦
人生中的很多痛苦,往往都是被我們自己給放大了,越是糾結,越是深陷其中,就越感到痛苦。
很實際的講,忙碌可以讓我們分散注意力,讓我們免于在一些爛人爛事上沉淪深陷,可以讓我們忘記痛苦。
這是特別現實的一點。
3. 忙碌讓我們免于成為一個無聊的人
無聊和閑,通常是如影隨形的。
一個人喜歡八卦,到處嚼舌頭,無此無聊的行為背后,往往就是因為他太閑了,閑則生是非。
忙碌能讓我們免于成為一個這樣的閑人,無聊的人,也因此能讓我們遠離很多的是非與煩惱。
人這一輩子,太閑和太忙都不太好,忙碌七分,休閑三分,折騰折騰,休息休息,這樣的狀態其實是最好的。
特別是在年輕的時候,人應該忙一點,別讓自己活的太清閑,因為這樣很容易廢掉自己。
請謹記!